← 返回新闻列表

东野第4纵队血战塔山,三个师的28门山炮,具体都是啥情况?

新闻2025年6月25日 10:01浏览: 4关键词: 在1948年10月的塔山阻击战中,东野第4纵队顽强阻击东进兵团的猛攻,使得后者不仅未能前进一步,反倒
在1948年10月的塔山阻击战中,东野第4纵队顽强阻击东进兵团的猛攻,使得后者不仅未能前进一步,反倒还遭受重创,其中最狂的独立第95师被打得只剩一个多团。 第4纵队取得如此战绩跟比较强的炮兵配置有很大关系,即以本纵队所属及加强的110门炮组成“三线两群”,来打击各个方向的国民党军。 其中位于第二线的炮兵为第4纵队各师所属的山炮营,总计有28门炮。 关于这个山炮的数量,实际上倒是值得探讨下,因...

在1948年10月的塔山阻击战中,东野第4纵队顽强阻击东进兵团的猛攻,使得后者不仅未能前进一步,反倒还遭受重创,其中最狂的独立第95师被打得只剩一个多团。

第4纵队取得如此战绩跟比较强的炮兵配置有很大关系,即以本纵队所属及加强的110门炮组成“三线两群”,来打击各个方向的国民党军。

其中位于第二线的炮兵为第4纵队各师所属的山炮营,总计有28门炮。

关于这个山炮的数量,实际上倒是值得探讨下,因为各种资料所记载的情况有所不同。

比如在辽沈战役前,关于第4纵队的山炮数量有两种数据,其一是26门之数,其二为32门之数。

很显然,这两个数字都不是塔山阻击战时的28门之数。

关于这个情况通常是由统计的时间段不同,或者是统计口径不同所导致的。

以32门之数计,火炮的型号分别是日造四一式75毫米山炮18门、日造九四式75毫米山炮8门、美式山炮6门。

而查阅东野在辽沈战役中炮兵的使用情况,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并未参战,美式75毫米山炮,似乎也未参战。

尤其是东野第3纵队,原本装备有17门美式山炮,是各纵队里配备数量最多的。但在锦州攻坚作战时,该纵队使用的却只有16门日式山炮。

之所以如此可能是跟美式山炮弹药的补给有关,因为当时我军的兵工厂主要生产的是日式山炮弹,美式弹药主要靠缴获。

而辽沈战前的半年时间中,东北战场上并未有大的歼灭战,故而也就不会有大量美式弹药被缴获,故而到辽沈战役这样的战略决战时均以有弹药保障的日式山炮参战,这在逻辑上是可以解释的。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第4纵队在辽沈战役前实际拥有的山炮数为32门,但实际带上战场参战的为26门,其余的6门美式山炮可能因为弹药不好保障的因素,没有带到前线。

所以关于第4纵队当时山炮数的统计,会有两种不同的数字。

可既然第4纵队带到前线的山炮为26门,为何在塔山阻击战时实际投入的山炮数又成了28门呢?

因为第4纵队在辽沈战役中的作战历程不仅仅是参加了塔山阻击战,在阻击战前第4纵队还打了分割包围北宁路锦西、兴城之敌以及兴城攻坚战。

其中,在砬子山、105高地战斗中缴获到了2门山炮。

在这个阶段的作战中,与我第4纵队交战的有暂编第57师、暂编第62师以及第8师等三个师。

其中第8师是个美械师,以机动步兵支援参战,不大可能有压后的山炮被缴获;

暂编第62师是新6军放到锦西整补的,据称当时没有编山炮,只有重迫击炮;

而暂编第57师为锦州铁路局警务处朱茂臻部改编,该部装备较差,但也可能有几门山炮撑门面,如有山炮的话不可能是美式山炮,而只能是日式山炮。

故而当时第4纵队所缴获的山炮大概率就是日式山炮,因此缴获后可以编入直接使用。

因此第4纵队原有的26门山炮,再加上缴获的这2门炮,总计就是28门了,分属于第10师山炮营、第11师山炮营、第12师山炮营。

在兴城攻坚战时,第10师山炮营以及第11师山炮营的2个连外加纵队炮兵团参战。

到塔山阻击战时,纵队全部山炮均参战,这些山炮与纵队炮兵团和上级配属的野榴炮一同参战,在6天的阻击战中压制了敌炮兵并杀伤了大量步兵,为塔山阻击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