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甲辰年开始连续五年没有腊月三十,咋回事?有啥说法
在走过的岁月,农历的十二月有过完三十进入新年的,也有不存在三十,二十九进入新年的,其实,这很正常,是历法的推算。比如、2003年、2006年、2013年、2016年等,都是没有腊月三十,过完腊月二十九就进入了新年。可进入2024甲辰年后,连续5年却都没有腊月三十,咋回事?是预兆吗?有什么说法?
歌谣曰:“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意思就是说,在公历上每年的月份,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腊月就是十二月,这几个月都是31天。四月、六月、九月、冬月指十一月,这几个月都是30天,平年二月份是28天,闰年二月份加一天,是29天。
由此可以看出,在公历上,每月的天数都是固定的。然而,我国使用的是两种历法,公历与农历,虽然每月的天数在公历上是固定的,但在农历上每月的天数并不固定。
农历也称“阴阳合历”,它是由我国传统阴历演变而来的一种历法,按照农历来算,分大小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它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编算的,在天文学中术语称“朔望月”。简单来说,就是把完全看不到月亮的那一天称为“朔”,时间定为每月的初一,把能够完全看到月亮的那一天,或者说是月亮最圆的那一天称为“望”,时间为每月的十五或十六。
然而,从“望”日到“朔”日,并不是整数,据科学推算,“望”到“朔”一个周期约29.53天,但是,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不能用小数,所以,在农历上也就有了29天和30天的大小月之分。
巧合的是,2024年农历的十二月没有三十,而且连续五年都没有三十,都是过完十二月二十九过年,直到2029年的除夕才岀现了年三十。其实,这并没什么,这是为了不至于历法错乱,正常的时间排列。只不过在我国传统中,年三十除夕日一直有着一些习俗和讲究才让人们重视而已,如果不是腊月,而是年中间的一些月份出现连续五年小月的情况,也许就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了。
于是,一些朋友认为,除夕夜就是大年三十,没有大年三十就是一种预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预兆,这是历法的计算。传统的“除夕”指的是腊月最后一天,并不是特指腊月三十,赶上大月,除夕日就是腊月三十,赶上小月就是腊月二十九。
在历法上,自2024年以后连续五年没有腊月三十,都是腊月二十九过年,如果说有说法也有,当然这也是每个人不同的认为。
按照我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2024年是甲辰年,因地支“辰”对应的十二生肖是龙,所以,民间也称“龙年”。龙是吉祥的象征,也是高贵、权威的象征,在古人眼里,龙就是降雨的神,因此,农耕的人们对龙都存在着无比的敬畏与崇拜。
不知大家发没发现,万年历上的一个有趣现象,2024甲辰年的腊月二十九是丁酉日,没有腊月三十,也就是少了戊戌日,而戊戌日却成了2025乙巳年的第一天;2025的乙巳年腊月二十九是辛酉日,没有腊月三十,也就是少了壬戌日;2026年的丙午年腊月二十九是乙卯日,没有腊月三十,也就少了丙辰日;2027的丁未年腊月二十九是己酉日,没有腊月三十,也就少了庚戌;2028戊申年腊月二十九是癸酉日,没有腊月三十,也就少了一个甲戌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连续没有大年三十的这五年,腊月二十九的天干五行属性分别是,火(丁)、金(辛)、木(乙)、土(己)、水(癸),也就是说2024至2028这连续五年的腊月二十九,包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
而且,这连续没有大年三十这天的地支,都是少了“库”。”库”是阴阳五行的一种所法,地支“辰戌丑未”谓“四库”,2024甲辰年没有年三十,少的是地支“戌”,2025乙巳年没有年三十少的也是地支“戌”,2026丙午年没有年三十,少的是地支“辰”,2027丁未年没有年三十,少的地支是“戌”,2028戊年没有年三十,少的也是地支“戌”,地支戌与辰皆属“四库”。
按照五行生克的说法,年尾地支“库”皆出现在来年的正月初一,说明这五年气理一致,五行金木水火土制约平衡,这将预示着在2024甲辰年后,龙的气息延绵不断,象征着和谐与稳定。
据史书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每年最后一天除夕这个节日。那时候,人们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会进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连续五年的腊月二十九又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俱全的五行,地支“库”又都以正月初一第一天出现,说明这五年不会出现大的危机。
当然,五行易理很深奥,也不见得完全准确,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连续五年都是腊月小月过年就行了。腊月二十九过年也好,腊月三十过年也好,总之,年终的最后一天都是除夕日。在小编看来,2024甲辰年以后连续五年没有大年三十,都是二十九过大年,也是一个吉兆,毕竟这五年的正月初一都是“库”,也代表着仓库、财库;阴阳五行属性又暗藏金木水火土,代表了各行各业,祈愿各行各业的朋友连续五年都会有所成就,财源不断。
今天已经是2024年的1月25号了,虽然在公历上看,进入2024年巳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但在我国传统中,农历的十二月三十过完才是新一年的正式开始,即春节。
在走过的岁月,农历的十二月有过完三十进入新年的,也有不存在三十,二十九进入新年的,其实,这很正常,是历法的推算。比如、2003年、2006年、2013年、2016年等,都是没有腊月三十,过完腊月二十九就进入了新年。可进入2024甲辰年后,连续5年却都没有腊月三十,咋回事?是预兆吗?有什么说法?
歌谣曰:“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意思就是说,在公历上每年的月份,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腊月就是十二月,这几个月都是31天。四月、六月、九月、冬月指十一月,这几个月都是30天,平年二月份是28天,闰年二月份加一天,是29天。
由此可以看出,在公历上,每月的天数都是固定的。然而,我国使用的是两种历法,公历与农历,虽然每月的天数在公历上是固定的,但在农历上每月的天数并不固定。
农历也称“阴阳合历”,它是由我国传统阴历演变而来的一种历法,按照农历来算,分大小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它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编算的,在天文学中术语称“朔望月”。简单来说,就是把完全看不到月亮的那一天称为“朔”,时间定为每月的初一,把能够完全看到月亮的那一天,或者说是月亮最圆的那一天称为“望”,时间为每月的十五或十六。
然而,从“望”日到“朔”日,并不是整数,据科学推算,“望”到“朔”一个周期约29.53天,但是,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不能用小数,所以,在农历上也就有了29天和30天的大小月之分。
巧合的是,2024年农历的十二月没有三十,而且连续五年都没有三十,都是过完十二月二十九过年,直到2029年的除夕才岀现了年三十。其实,这并没什么,这是为了不至于历法错乱,正常的时间排列。只不过在我国传统中,年三十除夕日一直有着一些习俗和讲究才让人们重视而已,如果不是腊月,而是年中间的一些月份出现连续五年小月的情况,也许就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了。
于是,一些朋友认为,除夕夜就是大年三十,没有大年三十就是一种预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预兆,这是历法的计算。传统的“除夕”指的是腊月最后一天,并不是特指腊月三十,赶上大月,除夕日就是腊月三十,赶上小月就是腊月二十九。
在历法上,自2024年以后连续五年没有腊月三十,都是腊月二十九过年,如果说有说法也有,当然这也是每个人不同的认为。
按照我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2024年是甲辰年,因地支“辰”对应的十二生肖是龙,所以,民间也称“龙年”。龙是吉祥的象征,也是高贵、权威的象征,在古人眼里,龙就是降雨的神,因此,农耕的人们对龙都存在着无比的敬畏与崇拜。
不知大家发没发现,万年历上的一个有趣现象,2024甲辰年的腊月二十九是丁酉日,没有腊月三十,也就是少了戊戌日,而戊戌日却成了2025乙巳年的第一天;2025的乙巳年腊月二十九是辛酉日,没有腊月三十,也就是少了壬戌日;2026年的丙午年腊月二十九是乙卯日,没有腊月三十,也就少了丙辰日;2027的丁未年腊月二十九是己酉日,没有腊月三十,也就少了庚戌;2028戊申年腊月二十九是癸酉日,没有腊月三十,也就少了一个甲戌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连续没有大年三十的这五年,腊月二十九的天干五行属性分别是,火(丁)、金(辛)、木(乙)、土(己)、水(癸),也就是说2024至2028这连续五年的腊月二十九,包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
而且,这连续没有大年三十这天的地支,都是少了“库”。”库”是阴阳五行的一种所法,地支“辰戌丑未”谓“四库”,2024甲辰年没有年三十,少的是地支“戌”,2025乙巳年没有年三十少的也是地支“戌”,2026丙午年没有年三十,少的是地支“辰”,2027丁未年没有年三十,少的地支是“戌”,2028戊年没有年三十,少的也是地支“戌”,地支戌与辰皆属“四库”。
按照五行生克的说法,年尾地支“库”皆出现在来年的正月初一,说明这五年气理一致,五行金木水火土制约平衡,这将预示着在2024甲辰年后,龙的气息延绵不断,象征着和谐与稳定。
据史书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每年最后一天除夕这个节日。那时候,人们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会进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连续五年的腊月二十九又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俱全的五行,地支“库”又都以正月初一第一天出现,说明这五年不会出现大的危机。
当然,五行易理很深奥,也不见得完全准确,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连续五年都是腊月小月过年就行了。腊月二十九过年也好,腊月三十过年也好,总之,年终的最后一天都是除夕日。在小编看来,2024甲辰年以后连续五年没有大年三十,都是二十九过大年,也是一个吉兆,毕竟这五年的正月初一都是“库”,也代表着仓库、财库;阴阳五行属性又暗藏金木水火土,代表了各行各业,祈愿各行各业的朋友连续五年都会有所成就,财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