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列表

历法的比较——黄历、阳历、阴历,你知道有什么区别么?

新闻2025年6月25日 10:02浏览: 3关键词: 现在,先就世界各国所用的历法,作一比较: 黄历黄历是由黄帝完成创制的,所以名为“黄历”,亦就是我中华
现在,先就世界各国所用的历法,作一比较: ** _黄历_** 黄历是由黄帝完成创制的,所以名为“黄历”,亦就是我中华民族所制定的历法。是依据地球绕太阳及月球绕地球,两者综合计算而制定的历法,所以是阴阳合计的历法。事实上,宇宙的各大星宿,都包括在内,可以说是世界人类最完整、最适用的历法。因为夏朝以寅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谓之建寅,所以亦叫作夏历,有的朝代以子月为第一个月,有的以丑为第一个月,如殷商...

现在,先就世界各国所用的历法,作一比较:

_黄历_

黄历是由黄帝完成创制的,所以名为“黄历”,亦就是我中华民族所制定的历法。是依据地球绕太阳及月球绕地球,两者综合计算而制定的历法,所以是阴阳合计的历法。事实上,宇宙的各大星宿,都包括在内,可以说是世界人类最完整、最适用的历法。因为夏朝以寅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谓之建寅,所以亦叫作夏历,有的朝代以子月为第一个月,有的以丑为第一个月,如殷商以丑月为第一个月,周以子月为第一个月。吕不韦在秦世,秦以十月为岁首,只能称商历、周历或秦历就不可称作夏历。

然而,像在秦世,因夏历之数“得天正”,也就是合于天道,地球绕月,四季之正,利于农事仍用夏时,所以我们现在实行的,仍以寅月为第一个月,谓之“建寅”,因而可称为实行的是夏历,但不管是建寅,或建子、建丑、基本上都是黄帝创造的黄历,如果说成阴历或农民历都不是最正确的。

黄历是以地球环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以月球环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一日十二个时辰,即是二十四小时,而一小时为六十分钟,一分则为六十秒。

这三个星球的互相绕转为公转,地球的本身由西向东的右转,叫作自转,而在公转的速度上,并不如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一整数,如地球绕太阳一周,约为三百六十五日又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钟,而月亮绕行地球一周,则需约为二十九日又十二小时四十四分二点八秒。

如上所说的,我们以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以月球环绕地球一周为一月,于是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成以直线,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反射的阳光时叫作朔,亦就是一月之始。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成一直线,从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全部反射的太阳光时,叫作望,亦就是一个月的一半,为月之中。如绪言中所指“朔”一月的开始,各朝代之有“半夜”、“平旦”、“鸡鸣”的不同,而现行的则是“半夜”为朔之始,而“鸡鸣”相当凌晨二时,平旦相当凌晨四时。

再以十二个月为一年,并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来作为十二个月的名称。而以地球绕太阳一周时,在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后,开始转变为白天增长的那一个月的“朔”开始的月为子月。就是冬至节的那个月为子月,然后顺序下去,为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月。

所以,在古代有时以子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在历法上的名称叫作“建子”,以丑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就叫作“建丑”,在夏朝,大禹治平天下的洪水之患以后,陆地增多,人民适于农牧,但在气候上,依照地球沿黄道绕行太阳,所起的变化,分春夏秋冬四季,以寅月为第一个月,更便于农牧的生产生活,所以“建寅”,以寅月为第一个月,实行到现在,已经有数千年了。

再依据气象的变化等经过实验,以易经十二辟卦的原理,由五日一候、三候一气、六候一节,而定出了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也与地球沿黄道绕日运行的轨迹完全吻合,而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更形密切。

由于日、月、地球,这三个星球自转与公转的时间,未能恰如其分地成一整数,相互之间,发生了差数,于是就有大月小月,年也有平年闰年,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全年三百五十四日。这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三百六十五日又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比起来,差了十一日余,所以聚集三年的余数三十三日余,置一个闰年,闰年则多一个闰月,这年就有十三个月,又再过二年,又多设一个闰月,这样平均算起来,是每十九年,有七个闰月,即十九年之中,有七年是十三个月。闰者旬也,就是旬作这所差的余时而设月。

_阳历_

阳历又称罗马暦,因为在如今二千零三十多年前即公元前四十六年,由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所创制的,但有许多错误,并不精确,到了我国明代神宗皇帝万历十年壬午,即一五八二年,经过教皇格列高里十三改正后,才是现在西方大多数国家普遍采行的,所以又称公历。

现在有人误称为公历,是从西方纪年上,以公元若干年而来,所谓公元,乃以耶稣诞生之年为年,是属于宗教的,人事的纪年法,正如我们的朝代纪年中所谓贞观八年,咸丰三年的政治朝代的人事纪年一样,非天文的科学历法,而也只是依据地球绕行于太阳作为标准,所以最正确的名称应为“太阳历”,简称为阳历。

由于地球的自转与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时间,仍有差数,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地球自转三百六十五日又十四分之五点余,所以仍订一年为十二个月,而分出大月,小月与平月三种计月法,大月为三十一日、小月三十日、平月二十八日,以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等七个月为大月,以四、六、九、十一等四个月为小月,以二月为平月,一年共有三百六十五日,尚差五小时又四十八分四十六秒,所以又不得不积四年的差数约共为一天,加在二月份上为二十九日,称这一年为闰年。

而闰年的算法,又非依星球的运行起算,而以公元起算,自公元元年起,遇到凡是用四可以除尽的年为闰年,二月加一天为二十九天,但另有一项限制,用四除不尽的世纪不闰,能除尽的又算闰年,也就是每四百年有九十七个闰年,闰年为三百六十六日。

由此知道,公历的“月”与月球的运行,毫无关系,而实际上,月球运行与地球之间有其非常密切的影响,如潮汐等等。与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与许多生物的生态是有直接作用的,所以公历是不完整的。

_阴历_

阴历是纯粹以月球环绕地球的标准制定的,创制人为穆罕默德,普遍通行于回教民族间,所以亦有人称它为回历。阴历全年亦是分为十二个月,单月三十日,双月二十九日,一年共有三百五十四日。我们知道,月球绕地球的公转与地球的自转,仍然有差数的,所以仍不得不设闰年。

纯粹阴历的设闰法,是以三十年为一周期,在每一周期中的第二、五、七、十、十三、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九年等十一个年设闰,每逢闰年的最后一个月多一日,以与地球的自转配合,但平均每年仍只有三百五十四天又八小时四十八分。因之阴历的年与地球太阳的纪年法,根本无关,而有很大的差距。

例如回教的纪年,是以穆罕默德的诞生开始,以阳历的公元六二六年七月十六日为回历的元年元旦。以阴历的历法计算下来,阳历的公元一九三一年时,阴历的回历上,已经是一三五零年了。与阳历算一下,阴历每一年就少了十天又二十一小时零四十六秒。几乎每三十五年多,就需要相差一年,每三百五十年,阴历要多过十四个年。因此,阴历的元旦,也许会在阳历的五月,也许会在阳历的十一月了。于是与季节寒暑,就更配合不起来。

_比较_

一、 黄历创制最早,阳历次之。

二、 黄历包含了日、月、地球乃至各行星的运行,最完整、最充实。而阳历与阴历,都是偏颇的。

三、 黄历与人类的生活及生存,关系极为密切的,而阴历与阳历,除据以计算时间以外,对于衣食起居、农牧林渔等关系少,影响少。

_建言_

黄历为民族传统文化极重要之一环,也是极有价值之一环,是科学的,也是实用的,适用于生产、经济、政治乃至于军事等多方面。我们要复兴文化,要发扬文化,则不限于书法、绘画之提倡及民间技艺之薪传。而此一更具意义与价值之一环,更不宜忽视。我们需要吸收西方今日之科技,更宜将此合乎人类需要的文化,自我发扬,推诸于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