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占比 504%?安科瑞智慧方案如何实现防患于未“燃”?
然而,传统解决方案存在 “监测精度不足、联动能力弱、数据孤岛化” 等问题,难以满足复杂场景下的防控需求。
3\. 安科瑞智慧安全用电解决方案解析
3.1 技术架构:构建 “云 - 边 - 端” 全链路防控体系
安科瑞方案以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为核心,通过 “端侧采集 - 边缘计算 - 云端管控” 三层架构实现电气安全的全周期管理:
·端侧(设备层) :部署智能硬件设备(如 ARCM6 系列智慧用电探测器、ASCP 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AISD 智能安全配电装置等),实时采集剩余电流、线缆温度、故障电弧、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精度可达 0.5S 级;
·边缘层(通信层) :通过 4G / 以太网 / LoRa 等通信技术,将数据上传至 ARCM600 智慧用电小主机或边缘计算网关,实现本地数据预处理与异常信号快速响应(如 150 微秒内切断短路回路);
·云端(平台层) :依托 AcrelCloud-6800 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分析与可视化,支持实时监控、远程控制、故障预警(短信 / 邮件 / APP 推送)、能耗分析等功能,形成 “监测 - 预警 - 处置 - 闭环” 的全流程管理。
3.2 核心硬件:精准捕捉火灾隐患的 “智能哨兵”
(1)ARCM6 系列智慧用电探测器
·功能 :支持漏电、温度、电压、电流、故障电弧等多参数监测,可接入 32 个故障电弧传感器或 64 个智能终端配电传感器,实现配电箱 / 柜的精细化管控;
·优势 :组合式设计降低安装空间与成本,统一协议上传数据,解决传统设备 “分散部署、调试复杂” 的问题,适用于楼层配电箱、末端 PZ30 箱等场景。
(2)ASCP 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
·技术突破 :短路发生时 150 微秒内快速限流,抑制电弧产生,无危险火花,较传统断路器(分断时间毫秒级)响应速度提升 10 倍以上;
·应用场景 :针对电动车充电、老旧商铺、仓储场所等短路高发场景,有效避免 “小故障引发大火灾”。
(3)AISD 智能安全配电装置
·核心能力 :通过隔离技术实现 “火线接地不起火、人体误触不伤人、单相接地不断电”,从根本上解决漏电、触电风险,适用于医院、文物古建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场所。
3.3 软件平台:全时在线的 “安全大脑”
实时监测 :24 小时不间断采集电参量数据,支持历史曲线查询与趋势分析,精准定位过载、过压、接触不良等隐患;
智能预警 :可自定义报警阈值(如剩余电流≥300mA、线缆温度≥60℃),通过多模态告警(语音外呼、短信推送、平台弹窗)实现隐患 “秒级响应”;
远程管控 :支持远程分合闸、定时开关、权限管理,满足 “无人值守” 场景下的应急处置需求,如深夜宿舍过载自动断电。
4\. 全链路防控能力与应用价值
4.1 事前预防:从 “隐患排查” 到 “风险预判”
·精准监测网络 :通过末端回路部署 ARCM610 故障电弧传感器与 ARCM620 智能终端配电传感器,实现 “一回路一监测”,解决传统方案 “只监总路、难定分路” 的问题,隐患定位精度从配电箱级提升至回路级;
·智能分析模型 :基于大数据算法识别异常用电模式(如电动车违规充电、拖线板过载),提前 72 小时发出预警,将事故概率降低 80% 以上(据安科瑞应用案例统计)。
4.2 实时监测:从 “被动响应” 到 “主动处置”
·多级联动机制 :当检测到短路故障时,ASCP 限流式保护器立即切断回路,同时云平台自动派发工单至运维人员,结合 GIS 地图实现 “故障位置精准导航 + 处置过程全程追踪”;
·多端协同管理 :支持 PC 端大屏监控、手机 APP 移动运维、微信小程序数据查看,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管理者、巡检员、住户)的需求,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30% 以上。
4.3 多场景适配:从 “单一设备” 到 “系统解决方案”
5\. 典型案例分析:以学校末端用电安全治理为例
5.1 项目背景
无锡市南湖中学存在 41 个计量箱、47 个监控点,面临 “学生宿舍违规用电、线路老化隐蔽性强” 等问题。传统巡检方式难以实时发现过载、短路隐患,2022 年曾发生因拖线板过载引发的局部火情。
5.2 解决方案
·端侧部署 :在宿舍配电箱主回路安装 ASCB1 智能微断(支持远程分合闸),分回路部署 ARCM620 智能终端(监测电流、温度),每个插座回路加装 ARCM610 故障电弧传感器;
·云端管控 :通过平台设置 “夜间 23:00— 次日 6:00 自动断电”(避免夜间违规用电),实时监测线缆温度阈值(≥70℃预警,≥85℃跳闸),并对接学校安保系统实现联动报警。
5.3 实施效果
·隐患精准定位 :2023 年 10 月通过温度异常预警,及时发现食堂插座回路因蒸锅过载导致的线缆烧焦隐患,避免了火灾事故;
·管理效率提升 :运维人员通过手机 APP 即可完成 90% 的隐患处置,现场巡检频次下降 60%,故障处理时间从平均 2 小时缩短至 15 分钟。
6\. 挑战与展望
6.1 现存挑战
·成本与性价比 :智能硬件初期投入高于传统设备,需通过规模效应与政策补贴降低用户门槛;
·技术融合度 :部分老旧建筑存在 “配电系统不规范、通信信号覆盖弱” 等问题,需加强边缘计算与离线监测能力;
·用户认知度 :部分场景(如家庭用户)对电气火灾风险认知不足,需通过科普宣传与典型案例推广智慧用电理念。
6.2 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 :研发基于 AI 的故障预测模型,结合红外热成像、烟雾传感器等多源数据,提升预警准确率;
·场景拓展 :向新能源领域(如充电桩、储能电站)延伸,开发适配分布式光伏、电动车充电场景的专用设备;
·生态构建 :与消防报警、楼宇自控系统深度融合,形成 “监测 - 报警 - 灭火 - 逃生” 的全链条安全生态,推动智慧城市安全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7\. 结论
面对电气火灾占比 50.4% 的严峻形势,安科瑞智慧安全用电解决方案通过 “端侧精准感知、边缘快速响应、云端智能决策” 的技术路径,构建了 “事前预防 + 实时监测” 的全链路防控体系。其核心价值在于突破传统方案的局限性,实现从 “事故处置” 到 “风险管控” 的范式转型,在学校、医院、文物古建等场景的成功应用,验证了其在提升用电安全、降低火灾风险中的显著效果。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行业标准的完善,该方案有望成为电气火灾防控的主流选择,为 “平安中国” 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__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地方实践 :浙江、山东、河南等地政府发文推广智能用电管理系统,要求养老院、学校、商场等场所加装故障电弧探测器、限流式保护器等设备。
然而,传统解决方案存在 “监测精度不足、联动能力弱、数据孤岛化” 等问题,难以满足复杂场景下的防控需求。
3\. 安科瑞智慧安全用电解决方案解析
3.1 技术架构:构建 “云 - 边 - 端” 全链路防控体系
安科瑞方案以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为核心,通过 “端侧采集 - 边缘计算 - 云端管控” 三层架构实现电气安全的全周期管理:
·端侧(设备层) :部署智能硬件设备(如 ARCM6 系列智慧用电探测器、ASCP 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AISD 智能安全配电装置等),实时采集剩余电流、线缆温度、故障电弧、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精度可达 0.5S 级;
·边缘层(通信层) :通过 4G / 以太网 / LoRa 等通信技术,将数据上传至 ARCM600 智慧用电小主机或边缘计算网关,实现本地数据预处理与异常信号快速响应(如 150 微秒内切断短路回路);
·云端(平台层) :依托 AcrelCloud-6800 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分析与可视化,支持实时监控、远程控制、故障预警(短信 / 邮件 / APP 推送)、能耗分析等功能,形成 “监测 - 预警 - 处置 - 闭环” 的全流程管理。
3.2 核心硬件:精准捕捉火灾隐患的 “智能哨兵”
(1)ARCM6 系列智慧用电探测器
·功能 :支持漏电、温度、电压、电流、故障电弧等多参数监测,可接入 32 个故障电弧传感器或 64 个智能终端配电传感器,实现配电箱 / 柜的精细化管控;
·优势 :组合式设计降低安装空间与成本,统一协议上传数据,解决传统设备 “分散部署、调试复杂” 的问题,适用于楼层配电箱、末端 PZ30 箱等场景。
(2)ASCP 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
·技术突破 :短路发生时 150 微秒内快速限流,抑制电弧产生,无危险火花,较传统断路器(分断时间毫秒级)响应速度提升 10 倍以上;
·应用场景 :针对电动车充电、老旧商铺、仓储场所等短路高发场景,有效避免 “小故障引发大火灾”。
(3)AISD 智能安全配电装置
·核心能力 :通过隔离技术实现 “火线接地不起火、人体误触不伤人、单相接地不断电”,从根本上解决漏电、触电风险,适用于医院、文物古建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场所。
3.3 软件平台:全时在线的 “安全大脑”
实时监测 :24 小时不间断采集电参量数据,支持历史曲线查询与趋势分析,精准定位过载、过压、接触不良等隐患;
智能预警 :可自定义报警阈值(如剩余电流≥300mA、线缆温度≥60℃),通过多模态告警(语音外呼、短信推送、平台弹窗)实现隐患 “秒级响应”;
远程管控 :支持远程分合闸、定时开关、权限管理,满足 “无人值守” 场景下的应急处置需求,如深夜宿舍过载自动断电。
4\. 全链路防控能力与应用价值
4.1 事前预防:从 “隐患排查” 到 “风险预判”
·精准监测网络 :通过末端回路部署 ARCM610 故障电弧传感器与 ARCM620 智能终端配电传感器,实现 “一回路一监测”,解决传统方案 “只监总路、难定分路” 的问题,隐患定位精度从配电箱级提升至回路级;
·智能分析模型 :基于大数据算法识别异常用电模式(如电动车违规充电、拖线板过载),提前 72 小时发出预警,将事故概率降低 80% 以上(据安科瑞应用案例统计)。
4.2 实时监测:从 “被动响应” 到 “主动处置”
·多级联动机制 :当检测到短路故障时,ASCP 限流式保护器立即切断回路,同时云平台自动派发工单至运维人员,结合 GIS 地图实现 “故障位置精准导航 + 处置过程全程追踪”;
·多端协同管理 :支持 PC 端大屏监控、手机 APP 移动运维、微信小程序数据查看,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管理者、巡检员、住户)的需求,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30% 以上。
4.3 多场景适配:从 “单一设备” 到 “系统解决方案”
5\. 典型案例分析:以学校末端用电安全治理为例
5.1 项目背景
无锡市南湖中学存在 41 个计量箱、47 个监控点,面临 “学生宿舍违规用电、线路老化隐蔽性强” 等问题。传统巡检方式难以实时发现过载、短路隐患,2022 年曾发生因拖线板过载引发的局部火情。
5.2 解决方案
·端侧部署 :在宿舍配电箱主回路安装 ASCB1 智能微断(支持远程分合闸),分回路部署 ARCM620 智能终端(监测电流、温度),每个插座回路加装 ARCM610 故障电弧传感器;
·云端管控 :通过平台设置 “夜间 23:00— 次日 6:00 自动断电”(避免夜间违规用电),实时监测线缆温度阈值(≥70℃预警,≥85℃跳闸),并对接学校安保系统实现联动报警。
5.3 实施效果
·隐患精准定位 :2023 年 10 月通过温度异常预警,及时发现食堂插座回路因蒸锅过载导致的线缆烧焦隐患,避免了火灾事故;
·管理效率提升 :运维人员通过手机 APP 即可完成 90% 的隐患处置,现场巡检频次下降 60%,故障处理时间从平均 2 小时缩短至 15 分钟。
6\. 挑战与展望
6.1 现存挑战
·成本与性价比 :智能硬件初期投入高于传统设备,需通过规模效应与政策补贴降低用户门槛;
·技术融合度 :部分老旧建筑存在 “配电系统不规范、通信信号覆盖弱” 等问题,需加强边缘计算与离线监测能力;
·用户认知度 :部分场景(如家庭用户)对电气火灾风险认知不足,需通过科普宣传与典型案例推广智慧用电理念。
6.2 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 :研发基于 AI 的故障预测模型,结合红外热成像、烟雾传感器等多源数据,提升预警准确率;
·场景拓展 :向新能源领域(如充电桩、储能电站)延伸,开发适配分布式光伏、电动车充电场景的专用设备;
·生态构建 :与消防报警、楼宇自控系统深度融合,形成 “监测 - 报警 - 灭火 - 逃生” 的全链条安全生态,推动智慧城市安全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7\. 结论
面对电气火灾占比 50.4% 的严峻形势,安科瑞智慧安全用电解决方案通过 “端侧精准感知、边缘快速响应、云端智能决策” 的技术路径,构建了 “事前预防 + 实时监测” 的全链路防控体系。其核心价值在于突破传统方案的局限性,实现从 “事故处置” 到 “风险管控” 的范式转型,在学校、医院、文物古建等场景的成功应用,验证了其在提升用电安全、降低火灾风险中的显著效果。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行业标准的完善,该方案有望成为电气火灾防控的主流选择,为 “平安中国” 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__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