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列表

“何校灭耳”警示:忧患意识永远是我们随身必带的那把伞

新闻2025年6月25日 10:00浏览: 4关键词: 读《易》笔记之噬嗑上九爻周深文噬嗑卦上九爻辞:何校灭耳,凶。何:同“荷”,负的意思。何校灭耳:戴着刑
读《易》笔记之噬嗑上九爻 周深文 噬嗑卦上九爻辞:何校灭耳,凶。何:同“荷”,负的意思。何校灭耳:戴着刑具掩盖了耳朵。上九爻因为在初九之时对“屦校灭趾”的警告不够重视,小惩而不知大诫,最终导致灭耳之凶。 上九为什么有灭耳之凶?《易经.系辞下》第五章中说的明白: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

读《易》笔记之噬嗑上九爻

周深文

噬嗑卦上九爻辞:何校灭耳,凶。何:同“荷”,负的意思。何校灭耳:戴着刑具掩盖了耳朵。上九爻因为在初九之时对“屦校灭趾”的警告不够重视,小惩而不知大诫,最终导致灭耳之凶。

上九为什么有灭耳之凶?《易经.系辞下》第五章中说的明白: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韩非子.喻老》中又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都是在提醒我们要做事谋始,居安思危,提前防范,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前,如果没能及时消灭,或当不可避免的发生问题时,也要及时补救,及时止损。如果不把忧患意识养成习惯,粗枝大叶而不知及时止损,就很容易酿成大错。

“何校灭耳”,如比卦上六爻“比之无首,凶”,因为开始不懂得亲善,不宁方来,亲比失道,就会有后夫之凶。

“何校灭耳”,如豫卦上六爻“冥豫,成有渝,无咎”,一味地沉迷于豫而不知悔改,一定会乐极生悲,如果能及时止损,则可无咎。

“何校灭耳”,如复卦上六爻“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如果迷迷糊糊不知有错或明知有错而不肯悔改,最终会天人交困,造成迷复之凶。

“何校灭耳”,比如坎卦上六爻“系用徽纆,寘于从棘,三岁不得,凶”,身处重险,除了外因之外,个人因素也占很大一部分原因,如果平时不知提升自己,力薄才弱,就会对突然而来的困境束手无策,迟迟不得脱困。

“何校灭耳”,如明夷卦上六爻“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上六陷入昏暗,又不明其德,不知醒悟,最终是爬的越高,摔的越重。

“何校灭耳”,如丰卦上六爻“丰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上六因为耳不聪,目不明,不能兼听,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结果往往是自绝绝人,被外界孤立。

刚举例的这几卦各上爻与噬嗑卦的最上爻一定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多共性。不同的是各自呈现的现象和背景不同,相同的是背后昭示的规律。都是因为不能慎始,不懂收敛或不知悔悟而导致情况更加严重。《易经》六十四卦每个卦爻辞背后都有一个暗辞,每个爻辞都给我们提供了可参考把握的尺度或一面需要及时对照觉察的镜子。爻辞或明或暗都道出了我们需要拿出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如噬嗑卦上六爻,我们除了要明白致凶的原因,一定要知道如何做才能不致凶,这才是爻辞存在的价值。《易经》本身就是一本讲忧患的书,忧患意识充盈在六十四卦的每个章节。《道德经》六十四章中也给了践行忧患意识一个共同的思路就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总之,“何校灭耳”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做好防范;一定要知忧知惧;一定要居安思危;一定要及时止损。忧患意识永远是我们随身必带的那把伞!